如何评价我国及美国的救市策略

焦点 浏览

一、时事背景与国际反响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中国政府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近日出台了约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国际社会对此纷纷给予积极评价,认为中国推出的救市计划既可以拉动内需,还有助于平衡全球经济增长,达到了内外兼顾、多方共赢的效果。

中国的约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非同凡响”,不仅对中国经济,对东亚经济和世界经济来说都是“非常好的”消息。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是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在衰退边缘挣扎之时,支撑起全球经济的增长。

在被经济危机逼得焦头烂额和走投无路之际,“四万亿”的中国救市计划在国内外的投资界和政界成为焦点。世界银行的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干事、正在巴西参加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各国财经首脑、甚至前文提到的不少国家的政府首脑都对中国政府的规模宏大的救市计划发表谈话,表示赞赏。中国的上海和深圳两地的股市也因此出现了强劲上扬。应该说,中国政府的救市计划在近期的确为市场打下了一剂强心针。

二、数字方面的单纯比较

在中国推出四万亿救市计划之前,身处危机中心的美国已经对其七千亿救市计划争论多日了,单纯从数字的角度,四万亿人民币和七千亿美金对中国和美国分别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去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24.5万元;全年的税收收入近5万亿元;全年的公共财政支出约为4.9万亿。为了救市,此次提出的四万亿元的计划,相当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6%;财政收入的80%。而美国的救市计划只相当于其去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28%。

政府启动四万亿元人民币投资的救市计划,主要是为了应对中国正在出现的经济增长减速的危机。美国的经济规模大约是中国的6倍多,又是此次世界金融危机的发源地,但是美国联邦政府提出的救市资金却只有七千亿美元,只相当于中国救市资金的1.2倍。人们只要对比一下中国和美国陷入危机的程度、两国政府救市计划的规模、以及救市计划出台的速度,就会发现面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表现出来的决心要大得多,工作也要有效率得多,然而在巨额的救市计划背后,我们还要考虑到其中存在的决策程序和救市资金来源等方面的问题。

三、出台程序比较

根据美国的相关程序,救市方案必须得到参众两院批准后,再经总统签字方可生效。美国救市的方案先是被众议院否决,然后经过多轮的讨价还价,国会两院多位议员都对“7 000亿美元”的高额度提出强烈质疑,因为这意味着每个美国公民要平摊2 000美元的负担。政府提出了多个“打折版”方案,额度从1 500亿美元到2 500亿美元不等,虽然美国财长保尔森的态度很坚决地认为“这是杯水车薪”。然而议员们的讨价还价也没有白费,他们成功地在救市计划中打上四个大“补丁”,从而增强该计划的透明度,并且更好地保护纳税人的利益,而最终的投入实际达到了8 000亿。美国的这一救市计划闹得沸沸扬扬,连大洋彼岸的中国国民也耳熟能详。相比之下中国的四万亿救市计划的出台显得有些仓促,似乎是一夜间便摆在了我们面前,其金额之大速度之快令人震惊。在这种重大财政政策出台以前是否应该适当的采集民意,进行有效地分析论证,对政策出台的后续工作有详细规划值得人们进一步思考。因此,也有学者对四万亿的救市计划提出异议,认为四万亿的提法更多的是经济刺激策略性提法,而非真正的中央拿出四万亿真金白银。近日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官员也解释道实际上政府只拿出一万一千多亿元的追加投资,希望由此带动全社会四万亿的投资。

四、对中国四万亿救市计划的建议

在世界经济形势走向寒冬的当今时代,中国政府出台救市计划从总体来讲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对中国经济平稳渡过危机有一定的作用。然而,这四万亿的救市计划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政策执行者在落实救市计划时做好相关的工作,使我们的救市计划真正起到救市的作用。下面对我们的救市计划运行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1.经济刺激计划必须以民生为核心,真正有效地拉动内需

我国经济的根本症结在于内需不振,内需不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公共产品缺位或低劣,财政投入过少,如原本应由政府承担的那部分教育、医疗等负担,通过市场化改革转嫁给了民众,民众负担相对沉重。再如,原本应有财政投资的公路很多都变成了收费公路,严重抑制了物流的效率,加大了资源配置成本。我国以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平衡的,过于倚重投资和出口,此次四万亿救市计划仍然是以政府投资为核心的,而大规模的出口退税,又是以出口为核心的。如果内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这一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致命问题将继续存在。

解决内需问题,必须真正站在民生的角度去考虑,而不能以应急的心态来解决。民生既是涉及民众福祉的问题,也是事关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大问题。对民生的定位必须转变,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实际上,现在的公共产品投入本身就是在偿还此前多年的投入不足。这种补偿应该是虔诚的,而不应该是缝缝补补式的。我认为我们本轮的经济刺激可以借鉴美国当年的罗斯福新政的思路,更过的将资金用于公共投资,增加人民的收入水平,真正做到藏富于民。

2. 救市基金的来源与使用必须有详细的规划和严格的审计

对于资金来源,通常是中央出一部分,地方出一部分。问题是,地方那一部分资金的来源存在问题。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等,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土地出纳,而房地产业正步入下跌周期,地产商手中囤积的土地够开发至少五年,这会造成对土地的需求不旺。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会不会增加税费的征收,一旦这样做,反而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使企业倒闭得更快,个人更拮据,消费进一步萎缩,四万亿的救市计划应该警惕这一情况的产生。

至于中央的资金的来源,笔者建议靠政府节约开支,杜绝浪费来解决,这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如果庞大救市资金是靠发行货币,就容易加大通胀压力,削弱民众的购买力;如果庞大救市资金是靠发行国债,就会使民间资金进一步向政府集中,使民间的投资和消费受到抑制;如果靠增加税费筹资,就会增加民众的负担,削弱其购买力,抑制内需,这些都是笔者所担忧的。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在出台救市计划后应该及时出台相关的规划性文件并对相应的工程进行严格审计,重点扶持弱势产业,减少对相对饱和产业的投入,将每一分救市资金都用到实处,借救市的东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真正做到让救市的钱来的合理,用到实处。

美国是从直升飞机上撒钞票,把风险分散给全世界

美国是救市中国是救人

转载请注明:天马财富网 » 如何评价我国及美国的救市策略